公私立國民中學數學競賽資優組金牌、國際國中科學奧林匹亞競賽金牌、JHMC國中數學競賽金牌……翻開蘇程玹同學的得獎經歷,各種金牌令人目不暇給。肯定有許多家長不禁好奇,這麼優秀的一個孩子,究竟是如何培養的呢?
小一新生入學懶人包
從接到孩子入學小一的通知單到開學的第一個月,小一新鮮人的家庭勢必有很多新的體驗和混亂,國小和幼兒園在生活規範與上課制度、生活配備上皆有許多不同,而孩子不是生來就會自動自發與主動學習,需要透過成人循序漸進的幫忙與陪伴。父母需要做什麼,才能幫助孩子不怕上小學、提早適應呢?來看看專家的建議與分享,解答小一新生常見問題,讓父母能順利協助孩子一步步適應小一新鮮人的生活。
認識環境
爸媽可以在開學前,提早陪孩子認識學校的環境,尤其是廁所。許多小朋友不敢自己去上廁所,或是嫌廁所髒,產生憋尿的問題,父母需要多花一些時間,和小朋友說明想上廁所時該如何處理。除了廁所,父母可以先帶孩子認識飲水機,健康中心等地方,並帶著孩子找公共電話在哪,先練習打一通電話。爸媽也要先和孩子講好接送地點,以免放學接不到孩子。
調整生活作息
進入國小之後,不同於幼稚園,孩子開始要學習許多的課程,也會有家庭作業需要完成,因此生活作息一定要調整。建議父母可以訂定每日作業時間、休閒時間、閱讀時間、運動時間及上床睡覺的時間。
小學最晚7:50前就要到校,比幼兒園提早許多。林口長庚醫院睡眠中心臨床心理師吳家碩建議家長,開學前一、兩週就要有計畫的調整作息。首先,計算出目前起床時間,跟開學後應該起床時間的落差。調整的幅度為每週提早起床一至兩小時,或是每天提早20分鐘。舉例來說,如果平常天天睡到九點,但開學後必須七點起床,那就需要一星期的時間來逐漸調整,第一天8:40起床、第二天8:20起床……以此類推。
應備物品
1. 鉛筆盒:不買多功能鉛筆盒 →布材質為佳
2. 筆:不適合用自動鉛筆 →鉛筆為佳
3. 橡皮擦:不買彩色造型橡皮擦 →實用為佳
4. 書套:準備防滑書套
5. 書包:不買行李箱書包 →輕巧好背為佳
6. 姓名貼:可製作姓名貼、標籤紙
7. 其他建議:餐具組等物品。餐具組通常可以向學校訂購,學校也可能會贈送。另外也別忘了為孩子準備水杯、水壺,以及可夾學習單或通知單的文件夾,還有手帕、衛生紙、電話卡和小零錢包等。
人際溝通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幼兒與家庭教育學系盧明教授指出,幼兒在上小學前應該要培養的重點能力,是人際溝通的理解和經驗。現在很多媽媽是自己帶小孩,建議父母在孩子上小學前,讓他有一段時間適應團體生活。孩子必需學習在群體中如何與人溝通、協商、遇到困難如何尋求幫助、怎麼解決問題等。若孩子在生活中有群體適應的經驗與準備,上小學後進到一個比較大的團體就比較不會慌。 與適應群體生活同等重要的,就是培養孩子的「溝通能力」。
在小一的生活中,適切表達需求,並能溝通協商,可以讓問題及時解決。人際溝通的培養應該要從家庭開始,然後才是學校。建議父母可以和孩子建立一個溝通的時間,營造和孩子適合溝通的情境,增加人際方面的互動與溝通的經驗,進了小學就能比較適應環境,知道要和不同的人說什麼話、如何說話。
語感的建立、數字的概念
盧明教授指出,上小一前需培養的學習能力,在幼兒時期語感的建立、培養數字的概念很重要。小學階段沒有打好基礎顯示幼兒的學前教育,基礎沒有紮實。所以家長是否重視幼兒的學前教育,成為日後學習順暢與否的關鍵。
及早從幼兒時期就充分開拓語言領域能力,可以藉此促進思考能力、表達能力、理解力等各種知性能力之發展,可以經由好玩的學習過程來培養興趣。家長可以透過國字卡、注音符號卡、5A-A的國語教材、英文單字卡、英文教材,讓引導孩子開始對那些自己還不認識的其他國字、數字、英文字母產生興趣。
在幼兒時期建立「數的概念」對孩子將來上小學的邏輯思考、認知概念也有很大的幫助,數的概念包括數字、數量、測量、比較、分類、形狀,不是只有數字而已。因此不論是在幼兒園、親子共學活動中陪伴孩子留意生活環境中的數學訊息,給予孩子學習的機會與刺激,都有助於孩子對數字的掌握能力。
數理能力可以先從數數遊戲開始。數數是小孩子們最先碰到的有體系的數觀念。起初也許只是靠著記背,但久而久之,隨著30、50、100、120等數字的變大,就自然會了解數字排列的法則性。尤其搭配數學6A教材1-10的數數,和5A教材1-50的數數,假如能夠很深刻地把數字的排列印入腦中,那些數字就自然的會被歸納到適切的位置。了解數字的排列是會做加法和減法的必要條件,數數能力可視為數理能力的基礎。從幼兒開始,藉由國英數能力的延伸與擴展,就可以逐步養成靈活運用的能力。
培養自主管理與情緒能力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博士鄭青青指出,孩子的自主管理能力是小一生活適應的核心能力,孩子要能照顧好自己,才有學習上的自主與獨立。情緒能力則是團體生活重要的基礎,孩子要能做好情緒的調適,並做出合宜的行為,才能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與穩定的學習模式。
然而,這兩項能力是需要長期培育的,家長可在生活中提供孩子完成自理工作的機會,例如打理自己的衣著、整理自己的物品、整理周遭環境、清洗餐具,或是學習做紀錄提醒自己該完成的任務、覺察環境中的危險與做出適當回應(例如,遇到奇怪的人要逃走並求救,遇到潮濕的地面要繞道而行)等,或是與孩子討論自身或他人的情緒狀態與原因,示範情緒轉移或合宜的表達方式等,都是必要的基本功。
在幫助幼兒順利銜接小一生活上,父母扮演很重要的角色,只要父母擁有正確的觀念,便能幫助孩子成為快樂的小學新鮮人。孩子在KUMON持續學習,能為將來學習做好準備,具備充足的能力,也能自主學習課業及課外的才藝,發展自己的興趣,同時在KUMON的學習過程中也能培養起信心、勇氣、獨立自理、良好的學習習慣與態度,這是影響孩子一生的關鍵能力與無形的資產。讓我們透過不同的準備,讓孩子自信、從容的面對嶄新的小學生活吧! (部分參考資料引用親子天下文章整理改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