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UMON優秀生家長分享
學習過程中獲得高度自學力,能運用在任何領域的學習上!
超越學年讓孩子學有餘力, 成為終身學習與跨域思考的人才
時代在變,競爭越來越嚴峻,年輕世代不可能只埋頭在所學的本科。儒鴻企業董事長洪鎮海分析:如果只會用單一學科或知識領域思考,想法容易僵化,不足以應付快速變動的世界中,所發生的各種複雜問題;唯有跨領域思考,才能鼓舞自己不斷學習、求新求變,避免限縮了視野。
「T型人才是時代所趨,鑽研知識必須同時從水平與垂直兩方向發展。」Hahow好學校創辦人江前緯指出,兩者相輔相成,接觸面向廣泛且多元,才知道自己該如何精進,並準確定位出未來該從哪個領域深入專研。江前緯建議:「跨域自主學習能力,應該從小建立。」在國小、國中時廣泛探索,不要把學習僵化限縮在某個範圍或科別,不妨從一個好玩有趣的項目,做為建立跨域思維的開端。隨著網路科技發達,學習方式也被顛覆,不再有既定型態、路徑、樣貌。譬如:由線上課程掌握時代脈動;或加強涉獵其他領域知識;甚至透過學習,轉個方向,開啟人生另外一條道路。
面臨教育模式的翻轉,人才也必須養成自主學習習慣,「隨時保持彈性、開放,做為持續學習的動能。」江前緯也提醒,在資訊量爆炸的時代,想要有效自主學習,必須懂得搜尋適當資源、篩選資訊,並辨別資訊真偽,因此,提早建立思考批判能力,絕對是自主學習的必修課。
以超越學年為目標,追求孩子無限的可能性
顯然未來的趨勢,孩子必須同時調動多種能力才能處理好課業上的問題,只讓孩子做與學校課程相同的學習顯然是不夠的。由於公文式教育重視基礎學力的培養,透過細微、小階段的教材,逐步引導、建立自學自習的態度、能力,自然而然超越學年,讓孩子擁有餘力發展興趣、探索自己,給孩子受用終生的關鍵能力。家長們也應該提供孩子多嘗試的機會,別怕孩子犯錯,唯有放手,他們才有機會思考什麼可以、什麼不可以,比約束禁止更有價值,也才能訓練出擁有跨領域學習及獨立思考能力,成為能面對並解決問題的未來人才。
我們讓孩子確實去熟練的,都是精選過的教材內容,各科都有其學習的核心內涵,考量孩子未來學習所需具備的能力:計算力、思考力、理解力、讀解力。這些能力不僅能確保孩子輕鬆學習國高中課程,更重要的是面對未知的領域與環境依然能保有持續自立自主學習的習慣。
在學習過程中,KUMON強調「必要的複習」,希望孩子能在腦中打下扎實的基礎,並且根深蒂固,讓孩子能用已經學過的知識面對解決沒見過的問題。當孩子超越學年學習到國、高中的教材後,就能以穩固的實力、能力,輕鬆自信的面對學校的學習,有餘力去學習更多的知識。
公文式教育為了幫助孩子能在學習上保持良好的動機與表現,依照每個孩子的能力「因材施教」,實施個人別、能力別教學,就每個孩子的能力,打造專屬的學習進度,當孩子從自己會的地方開始學起時,不只幫助孩子平學年,甚至以超越更多學年為目標,透過細微、小階段的教材,逐步引導、建立自學自習的態度與能力,如此一來,不僅能增加孩子更多學習的信心,更可以幫助他們提早儲存國英數三科學力。當孩子超越學年時,便可以主動培養出自我主動、積極學習的能力,累積挑戰新問題的信心,並逐漸能處理創造性的問題,探索自己無限的潛能。
因此,當孩子有好的學習表現時,我們更應該鼓勵孩子,幫助他們提升自主學習的行為,公文式教育中很重視孩子的「餘力」,因為「有餘力」才能幫助孩子輕鬆學習,KUMON每年九、十月時,都會舉辦盛大的ASF頒獎典禮,肯定各科表現優異孩子們的努力、堅持,持續學習超越學年,挑戰完成數學最終教材。
培養自主學習、多元能力,影響孩子一生的關鍵
頒發ASF,主要目的是希望讓孩子們了解,有目標、有計畫的學習能夠讓自己的潛能無限延伸。當他們具備自學自習的能力,並能運用在其他科目或領域時,便可以提升學習的效率與成果,不斷超越自我,有更多的餘力學習、發展生活或課業上所需的各種能力,這樣的能力與經驗不只能在孩子的升學路上發揮作用,對於孩子必定會面對各種挑戰與難題的人生更是一項無形的財富。
許多孩子總是畢業後一離開學校,便跟書本、跟學習揮手說再見,這是一件非常可惜的事,在日新月異、終身學習的現代社會中,若沒有主動學習的認知與意願,很容易在出社會後成為一群被淘汰、被淹沒的「下流世代」, KUMON希望透過ASF的鼓勵,期許更多的孩子了解學習的重要性,培養多元能力的興趣與發展,努力自我實踐,無論任何事物都有終點,唯獨學習沒有終點,能力的成長也沒有終點,這也是ASF希望帶給孩子最大的核心價值與意義,期待每個孩子都能追求自己無限的可能,成為一個有成就的人才,貢獻於社會。
掌握更多選擇,擁有正確的人生觀及人格
KUMON在編序性的教材進度安排、學習的方式都是以孩子為主體,培養孩子的思維能力、創造與協調力、自我管理能力,建立良好的學習態度與習慣,注重人格、態度的養成。許多經過公文式教育淬煉的優秀生,認為超越學年、自學自習能力,讓他們走進社會不懼怕探索未知領域,並且擁有正確的人生觀、社會觀。
(新聞參考資料來源:遠見雜誌官網)